社评/输入外劳以保障本地就业优先为前提

  • 商洛在线
  • 2023-06-14 08:59:50
  • 来源:大公报


【资料图】

特区政府昨日公布建造业及运输业输入外劳特别计划,合共名额为2万人,另外26个行业也将开放外劳申请。输入外劳以弥补本地劳工的不足。这是客观现实的需要,有利本港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但不能低估输入外劳话题的敏感性,不能低估因此衍生的一些实际问题。特区政府强调输入外劳没有时间限制,不是永久性政策,不会改变本地人就业优先的原则,乃是有的放矢,有助消除疑虑,最重要的是政策需要配套,并因应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优化。

有人担心低薪外劳会抢走“本地人饭碗”,或压低本地人收入,但香港应不会有这个问题。首先,特区政府明确规定,外劳的薪酬不低于本地工人入息的中位数,这就降低了商家单为降低人工成本而大量申请外劳的动机;其二,建造业外劳主要用于政府工程,方便监管,外判商若从中盘剥抽佣将面对法律风险。另外,特区政府规定雇主聘请两名本地工人,可获一个外劳配额;雇主每月需为外劳支付400元培训费,这些措施借鉴了外地经验,有助保障本地居民利益及就业优先原则。

其实,输入外劳并非始于今日。香港安老院早已通过特别计划引入外劳,机场三跑工程也引入了数百名外劳。随着本地人口老化加剧,年轻一辈的择业习惯改变,香港各行各业都出现人手荒。以建造业为例,单是北部都会区和东大屿两大发展规划,规模宏大,建设周期长,就需要大量劳工,预计到2027年,本地建造业缺口达4万人。政府通过特别计划为建造业提供12000个外劳配额,看似数量不少,其实不会对本地建筑工人就业构成压力。

再看运输业,外劳配额是8000人,其中机场配额为6300人,远低于机场劳工缺口的17000人。另外,小巴司机长年招不到人手,以致白发司机成为香港街头一景,高龄司机意外频生也时常成为热门话题,说明该行业引入1700个配额其实不算多。

劳工人手短缺是发达经济体面对的普遍性挑战,输入外劳也是普遍性做法,相比新加坡等地外劳占本地劳工人口的比例,香港其实是低水平。同时也要看到,输入外劳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有不少具体的问题需要解决。首先是居住问题。特区政府已有预案,元朗潭尾一些隔离设施可改为临时居所,另外一些外劳则可以居住深圳、珠海等地,白天来香港工作。

不可否认,输入外劳存在双方适应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可能因语言、生活习惯等不同与本地居民产生摩擦,这类事情往往受到舆论高度关注,更可能被别有用心者用来挑拨离间。入乡随俗,对外劳的事前培训是必要的,香港居民也要展现包容。因为外劳是为香港服务的,是建设力量,外劳的辛勤付出改善了香港居民的生活质素,我们应该感谢,而不是吹毛求疵。

香港是小型经济体,不可能样样自给自足,一味反对输入外劳只会导致香港发展停滞不前,是不可取的;但将输入外劳视为解决劳工短缺问题的主要灵丹妙药,同样不正确。长远而言,香港需要通过鼓励生育,以及再就业培训等方式,挖掘本地资源,提升劳动人口比例。总之,特区政府需要以香港长远和整体利益为依归,实事求是,在充分保障本地居民就业的大前提下,让外劳成为香港经济发展的有益补充。

标签:



推荐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