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的古代人物是谁?三国演义十大兵器

  • 商洛在线
  • 2022-08-29 20:51:38
  • 来源:中商网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中称赞的古代人物是诸葛亮。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八阵图》,这首诗中主要人物就是诸葛亮。而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也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一生博学多才,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的古代人物是谁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指诸葛亮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是古诗《八阵图》中的一二句,这句诗写的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这句诗的意思是三国鼎立时期,诸葛亮的功勋是最卓著的,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全诗

八阵图

唐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翻译:三国鼎立时期,诸葛亮的功勋是最卓著的,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任凭江流冲击,石头依然跟以前一样,千年遗憾就是刘备失策想要吞并吴国。

诸葛亮的一生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出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文学家和发明家。年少时岁叔父到荆州,随后在隆中隐居,刘备三顾茅庐请其出山,为蜀汉的强大做出了巨大贡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有名的忠臣。

卤城之战是发生在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的一场较量,建兴九年(231年)二月,诸葛亮率兵北伐祁山,而魏国则以司马懿为都督率兵抵御,诸葛亮通过诱敌深入,最终击败魏军,且导致魏国大将张郃被射杀。大致介绍一下这场战役的经过吧。

建兴九年(231年)二月,诸葛亮率大军攻祁山,将魏将贾嗣、魏平围困在祁山。而此时魏国方面曹真刚刚病逝,于是以司马懿为都督,提督雍、梁二州军事,统率张郃、费曜、戴凌和郭淮等救援祁山。

诸葛亮

张郃献分兵策,意图兵分两路,一路全力救援祁山,另一路则驻守关拢,意图前后夹击,全歼诸葛亮军于陇右。

司马懿则认为,如果分兵后的两路大军都能独挡诸葛亮,分兵自然是个好办法,如果不能挡,那么就会被诸葛亮各个击破。司马懿的战略是以将军费曜和征蜀护军戴凌率军四千协助郭淮镇守上邽,自己则亲率大军救祁山迎战诸葛亮。

两军进军路线

司马懿没有分兵,诸葛亮却分兵了,他料定魏军必定会前来营救祁山,于是诸葛亮兵分两路,一路继续围攻祁山吸引司马懿,自己则亲率另一路从祁山至上邽。

诸葛亮为何面对魏国大军仍然选择了分兵,他又跑到上邽去干什么?事实上,诸葛亮是跑去收麦子了。

偷割麦子,诱敌深入

我们知道诸葛亮北伐的最大困难就是后勤运输,所以诸葛亮趁着司马懿亲率大军救援祁山,后防较为空虚的时机,“亮分兵留攻,自逆宣王于上邽。郭淮、费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麦,与宣王遇于上邽之东”。这也源于诸葛亮对司马懿的了解,他认为司马懿在得知自己绕道后方之后,必定会率军前来攻击自己,而不会选择继续进军祁山。

司马懿

史料记载,魏军在得知诸葛亮突然出现在自己后方“诸将皆惧”,而司马懿也果然如诸葛亮所料,果断放弃了进攻祁山,而选择了回军迎战上邽的诸葛亮。原因有二,一是只要击败诸葛亮的主力,那么祁山之围自解。二是自己大军的物资储备基地被占,容易造成军心涣散,于战不利,所以必须回救。

然而就在司马懿疾行两日两夜,马不停蹄地率领大军返回时,诸葛亮却来了个“望尘而遁”。诸葛亮并没有和司马懿正面交锋,而是撤往了上邽以东。

司马懿扑了个空,于是向手下将领说诸葛亮这是不懂兵事,既不选择以逸待劳迎战我军,又不敢据渭水抗击我军,说明他根本不敢和我们正面交战。于是,司马懿为了击败诸葛亮,顾不上休息,又连忙率军追了上去。

史料记载司马懿“进次汉阳,与亮相遇”,双方军队在汉阳相遇。好不容易追上了诸葛亮,司马懿连忙发起进攻,史料记载司马懿“使将牛金轻骑饵之,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

卤城之战,魏军惨败

从史料记载来看,卤城有南北两座山,两座山之间还有条河,诸葛亮将军队一分为二,亲自率军驻扎在北边,王平驻军于南侧,阻断中间河流,对魏军形成包围。这是由于魏军主要以骑兵和战车为主,而蜀军则以步兵为主,这种地势下交战,对于蜀军更为有利。

司马懿对于诸葛亮的突然停军有些不解,因此未敢直接发动进攻,而是选择了观望。他认为蜀军远道而来,粮食必然不足,久而久之蜀军自会撤去。然而令司马懿没想到的是,蜀军的军粮没有出现问题,魏军的粮草却开始紧张了。加上部将强烈要求出战,于是在五月,司马懿终于对蜀军发动了进攻。

王平

由于蜀军驻守在南北两边,因此司马懿也兵分两路,使张郃领兵攻击南部的王平,而自己则率军攻向北方的诸葛亮。而诸葛亮的部署是将主战场放在北方,令南方的王平依据防御工事坚守不出。

在北边,诸葛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也就是没有选择死守,而是令魏延等人对魏军展开反攻。另外根据记载,“帝攻拔其围,亮宵遁”,司马懿对北边的诸葛亮发动进攻之后,迅速突破了北方的蜀军,诸葛亮又给跑了,于是追击。

诸葛亮显然又玩了一次诱敌深入,如此被轻易突破的北部防线显然不是蜀军主力,诸葛亮“一战击溃”,魏军追击,然后再由以逸待劳的主力对魏军来了个迎头痛击。可想而知,司马懿这次显然是败了。

卤城之战以司马懿的战败而告终,根据蜀汉一方的记载,诸葛亮这一战缴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那个时代甲首通常是由伍长所穿戴,甲首三千意味着“卤城之战”曹魏损失一万五千名左右的士兵。

对于“卤城之战”,陈寿《三国志》及《魏略》记载均有所隐晦,只写了一半,没交代下文;《晋书》更是美化司马懿,把诸葛亮卤城之战中的“诈败诱敌”当作诸葛亮真败进行描写,同样也没有交代下文。但在《汉晋春秋》与《资治通鉴》里记载比较完整。再结合地理,敌对两军从卤城之战后,对峙位置转变到了木门以北,明显看出司马懿曾经往上邽方向逃跑了至少七十里路,说明《汉晋春秋》的记载是真实的。

而之后,魏国方面为战败的司马懿再次增兵,双方对峙一个多月,蜀军由于粮草不济开始撤退,而魏军的援军也已经到达,于是对蜀军再次展开追击。诸葛亮却设下伏击,再次战败魏军,而且射杀了魏国大将张郃。

标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的古代人物是谁 三国演义十大兵器 三国演义是哪一年写的 司马懿与诸葛亮著名战役



推荐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