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喜迎省第十四次党代会 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采访活动 劳动者最美】“蛋壳”上的舞者——记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压力容器事业部机加车间主任张勇

  • 商洛在线
  • 2022-04-25 13:46:24
  •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在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有一个专门进行压力容器加工的车间。这里与普通加工车间不同,专门生产用于卫星、火箭、航空等领域动力系统的燃料存储压力容器。

这个车间的产品,将精益求精诠释到极致:一种钛合金超薄压力容器壳体,产品壁厚仅0.3毫米,比鸡蛋壳还薄,完成这样的超薄壳体加工,无异于站在“鸡蛋壳”上“跳舞”。

张勇,就是“蛋壳”上“起舞”的舞者中的一员,他是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压力容器事业部机加车间主任,也是一名从普通工人成长起来的技能大师。

“能够投身我国航天事业,我非常骄傲和自豪!”谈及工作,张勇有说不完的话。

“我们所里生产的压力容器,就好比汽车上的油箱。”张勇说,跟地面上的普通油箱相比,这个“航天油箱”是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工作,并且一旦在轨飞行就不可维修。因此,对产品的安全、重量和承压能力等要求极为苛刻。

2009年刚接触压力容器时,张勇直呼“太难了”。但再难的事,只要肯干,离成功就近了一大步。

那段时间,张勇成天泡在车间里,一门心思地钻研技术,激励他的,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能在我国载人航天事业里留下自己的奋斗努力,让张勇觉得所有辛苦都是值得的。

很快,张勇便获得了一展身手的机会,负责一个关键零件的技术攻关。那一次,他在单位连续干了70多个小时,但是离攻克技术瓶颈始终有一步之遥。受到挫折的张勇有些失落,一度失去了勇气和信心,在师父的鼓励下,他重拾自信,继续埋头钻研。直到2013年,这块“硬骨头”终于啃下了。

之后不久,张勇和团队又接手了一项重要任务:加工钛合金超薄压力容器壳体。这项任务面临着产品材料难加工、零件精度要求高等难题,“产品要求壁厚为0.3毫米,而且对壁厚的均匀性要求非常高,公差须控制在0.05毫米以内,模具必须与壳体贴合得严丝合缝。”张勇说,不仅如此,用于生产的钛合金材料在加工过程中还很容易变形,这对我们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张勇带领团队迎难而上,认真分析研究材料特性,寻找制作加工刀具的材料,设计了多种刀具及模具,反复试验摸索最佳切削参数。

试验、失败、调整参数、再试验……经过3个多月上百次的试验验证,他们终于研制出了适用于超薄壳体加工的专用刀具和支撑模具,并确定了最佳切削参数,确保了产品生产。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我们的工作就是要精益求精,丝毫不敢放松。”张勇的这份责任感,源自他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和十余年的历练。

每次拿到图纸,他都要从头到尾把加工流程模拟推演一遍,上机床后对程序再仔细校验,加工完成还要对流程进行复盘。每一步的精益求精,只为确保万无一失。

在日复一日的摸索思考和实践操作中,张勇与数控机床达到了人机合一的境界:图纸要求加工的关键技术难点和程序设计,他一眼就能看出;车薄时切削参数是否正确、刀具是否有磨损、设备运行是否正常,他一听便知。人机合一,才能确保决定产品成功与否的最后那几刀,刀刀精准到位,刀停活成。

十余年与机床为伴,张勇完成了100余种产品的技术攻关、数以万计的零件加工,所加工的零件一次性交付合格率达到100%,没有发生零件报废情况。他获得了甘肃省第四届“陇原工匠”、甘肃省技术能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贡献奖”等多项荣誉。2020年,以他名字命名的甘肃省“张勇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

十年磨一剑,张勇实现了从普通工人到技能大师的华丽蜕变。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数控加工技术带头人,张勇主动同大家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手把手给年轻人传授经验,“每一个项目的成功,都是团队艰辛付出的结果。”张勇说,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从“神舟”飞天到“天问”探火,从“北斗”导航到“嫦娥”探月,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每一个里程碑上,都有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的身影。身为其中一员,张勇的攻坚克难之路越走越坚定,他说:“载人航天精神、工匠精神都是我的精神引领,我将坚守初心、树立匠心,用智慧和双手为祖国航天事业贡献力量。”

标签:



推荐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