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防护的数字化指南

  • 商洛在线
  • 2022-03-15 09:20:20
  •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春季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新冠肺炎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现阶段,打疫苗+戴口罩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有效的防疫方式。口罩是阻断新冠病毒及其他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手段,也是降低疫情传播扩散风险、减少公众交叉感染、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的有效措施。所以,我们要时刻注意做好个人防护,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养成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扎堆、不聚集、少聚餐、分餐制等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倡导健康有效的防疫生活方式。

1.清洁双手

日常注意手卫生,佩戴和摘下口罩的时候,一定要用六步洗手法洗手,切记不可用不干净的手触摸眼睛和口鼻,摘除口罩时不用手直接接触口罩朝外的部分。2.分辨内外

口罩颜色深的是外面,较浅的一面是里面,如口罩无颜色区别,可根据口罩皱褶判断,皱褶处向下为外面。口罩有金属条的部分是口罩的上方。家里如果有年龄较小的学生,建议家长在口罩的正面做一些小标识来帮助孩子区分,比如贴个标签,涂个小圆点等。

3.保证严密

戴口罩时,用双手手指置于金属鼻夹中部,一边向内按压一边顺着鼻夹两侧移动指尖,直至将鼻夹完全按压成鼻梁形状位置;并快速呼吸气,检查空气是否有从口罩边缘包括鼻梁处泄露,再调整鼻夹。

4.防飞溅

打喷嚏或咳嗽时不需要摘下口罩,可适时更换;如不习惯,可摘下口罩用纸巾或肘部遮掩口鼻。

5.护幼儿

日常生活中,我们帮小朋友或幼儿整理口罩时,一定要做好手部清洁和卫生,不要用不干净的手触碰孩子的口罩、脸或者头部。

6.巧更换

佩戴使用中,如果发现口罩明显潮湿或者脏污时,建议立即更换新的口罩,以免影响防护效果。建议不要连续佩戴同一口罩超4小时,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长不要超过8小时。

每天出行,在公共场合仍能看到很多口罩“无效佩戴”的错误示范,比如把鼻子偷偷露出口罩透气、把口罩戴到下巴上、给孩子佩戴不适合脸型的成人型口罩等,以下比较常见的错误佩戴方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规避。

误区一:鼻孔外露或口罩滑下忘戴上

口罩紧贴面部,才能达到最好的防护效果。鼻孔外露或口罩下滑,都会使口罩与人脸留有缝隙,呼吸时气流会流向缝隙,露在外面的鼻子等于给外界环境的病菌开通“快速通道”,降低口罩的过滤作用。正确做法是戴口罩时按按鼻子,贴紧下巴,越严实越好。

误区二:偶尔一次不戴不要紧

疫情分析报告中,浙江一男子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确诊病例。调查发现他戴着口罩出门买菜,中途因为放松警惕取下口罩,仅仅15秒就被感染了。因此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出入公共场所必须佩戴口罩。

误区三:自己坚持戴 小孩不强求

有些孩子因为戴口罩不舒服不愿意戴,或者戴了又慢慢褪到下巴上,家长提醒一次两次,不听的话也不强求,这种行为是很危险的。家长应强调戴口罩的重要性,选择合适的儿童口罩,通过自己戴口罩树立榜样,引导、鼓励孩子戴好口罩。

误区四:回家后将废弃口罩往垃圾桶一扔了事

丢弃用过的口罩前如果不能正确处置,会造成二次污染。市民回家后如果要丢弃口罩尽量不要往垃圾桶一扔了事,特别是敞口垃圾桶更不行。正确做法是将废弃口罩消毒(喷洒75%酒精、84消毒水),进行简易破损(扯烂或剪碎)后再扔到密闭的专用垃圾桶中。居家隔离者用过的口罩,弃置前应用水煮沸10-15分钟。丢弃口罩后应及时洗手。

误区五:戴口罩前、摘口罩后不洗手消毒,

常常下意识揉眼睛

餐前便后、擦眼睛前后、接触宠物或家禽后、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双手都有可能沾染细菌,因此戴口罩前、摘口罩后都应该及时洗手消毒,也不要揉眼睛。

误区六:经常用手触摸口罩外层

口罩的外层是不干净的,在佩戴过程中可能已沾染了不少病菌。应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口罩外层。

误区七:摘下口罩套在胳膊上

或者直接放在桌上

口罩暂时摘下时,有人会把口罩套在胳膊上。事实上这样做很容易让口罩内侧沾染病菌。摘下的口罩也不能直接扔在桌子上。这时,我们可选择一张全新的A4纸,对折后将摘下的口罩夹在中间放置。如果没有A4纸,也可将摘下的口罩在里侧铺张干净的纸巾,然后对折扎紧,最后再用纸巾包好,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隔离了病菌。

误区八:低风险区不戴口罩不要紧

低风险区域不等于零风险,平时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注意咳嗽礼仪,减少人员聚集,保持安全距离、分散就餐等。

误区九:都是熟人不用戴口罩

有些人认为戴口罩又闷又不舒服,而且大家是熟人肯定没问题。但熟人并不代表每天的行动轨迹是安全的。戴口罩确实有不便之处,但防疫安全显然更加重要。

误区十:不管去哪儿都戴口罩

健康成年人在户外独处时,如自己开车、散步,没有密集的人员接触,可不戴口罩。

标签:



推荐More